第一五八章 身份-《永不下车》


    第(3/3)页

    又有哪些,根本一点都不能碰,因其可能是潜在的永生追寻者。

    身份信息的高度匹配,选择了计算机方向,深居简出,以上条件综合起来,不难发现,和憧憬永生的方然一样,这些也都是永生追寻者的典型行为特质。

    所以在初筛名单里,会存在竞争者,这确乎是有可能的事。

    不过,即便发现一丝疑似同类的迹象,以方然的策略,他也决计不会考虑打草惊蛇、冒极大的风险去将其干掉。

    内斗,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管其他竞争者怎么想,怎么做,他都不想仓猝行动。

    分析,甄别最合适的目标任务,按ASA指引的大方向来安排下一步计划,方然并不是全无疑虑,对新身份的选择,也细致的权衡过利弊。

    从今后一段时间行动的便利性考虑,要渗透网络、掌控暴力,选择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的身份最合适。

    但这也会带来额外的风险,身为永生追寻者,对“永不下车”之路的分析也近乎一致,计算机领域的身份,又是很显眼的标签,更容易被行事激进的其他竞争者怀疑,甚至,以“宁杀错不放过”的动机,痛下杀手。

    那么选择一个与IT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会更安全些吗,好像也不见得。

    就以自己的鉴别思路,未来某一刻,对效力于联邦暴力体系的计算机管理员,倘若其中一个是科班出身、另一个却曾经是导游、甚至调酒师,谁会更像是同类呢;

    方然自己也会认为,后一个的可疑程度会远高于前者,错配的身份背景,反而更招人怀疑。

    说白了,身份特质与潜在风险,这就是一个如何取舍的微妙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