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太夫人-《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2/3)页
“涨粮价?”卫夫人心中微微一动,却又道:“你弟弟就在苏州府里头,也不知这婚事有什么波折没有,都好几天不曾收到他的家书了。”
“二弟心性未定,我看他是贪恋苏州景色,流连忘返了。”孔贞干就道:“这一次公祭也不回来,族中说不定会有闲话。”
“我看谁敢说闲话,”卫夫人眼睛一瞪:“你难道不知道姑苏陆家也是千年门第,这亲事怎能一蹴而就,那陆执章也定是要考验贞宁,而且他去时候我就叮嘱了,让他多多拜访苏州耆宿,多下些功夫,对他有利无害。”
说着卫夫人就哼了一声,道:“贞宁这门亲事我是满意的,陆家世代簪缨,富可敌国,我听说陆执懋给他女儿的陪嫁中,就有苏州的上等水田二千顷,你再看看你娶的女人,连分像样的嫁妆都没有,净惹族人耻笑。”
孔贞干脸色发青,当初张延龄、张鹤龄兄弟败落,家产被抄捡,张氏自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嫁妆了,这更招致了卫夫人的不满。
“当初父亲给我定下这门婚事的时候,张家有一个皇太后,一个国公,两个国侯,”孔贞干道:“门第显赫,盛极一时。您不是高兴得很吗?”
“我高兴什么?”卫夫人怒道:“我让你父亲给你娶一个宰相家的女儿,他偏偏要定乡下土包子家的姑娘,那张家算得什么,不过依裙带而盛,连书都没有读过,我说他败落是应得的,就是可惜了你,被她拖累了!”
“宰相家的女儿,”孔贞干道:“自嘉靖以来,除了严嵩,哪个宰相不是朝进夕退?”
不说杨廷和这种政治上注定要被罢退的人物,只说他以后的几任首辅,蒋冕于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毛纪于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费宏与嘉靖三年七月进,五年五月降。杨一清于嘉靖五年五月进,七月降。再然后刨去一个开了挂的张璁,甚至出现了一个大明朝第一个被腰斩的首辅夏言。
“您说嫁妆,”孔贞干就道:“您嫁进孔家的时候,又有多少嫁妆呢?”
这戳到了卫夫人的痛脚,她只不过是兖州知府的女儿,嫁妆能有多少,如何比得上原配李氏。当年李氏嫁进孔家,是孔贞干的爷爷委托了数十名朝廷高官,向李东阳求娶的结果。李东阳贵为太平宰相,当初给女儿的陪嫁虽然不多,却都是珍品,而且都是古玩字画(李东阳曾藏有清明上河图),价值连城。而卫夫人作为续弦嫁进来的时候,只虚虚装了四十八抬。
孔贞干头也不回地走了,留得卫夫人气得七窍生烟,“翅膀硬了,天天地顶撞我,真是忤逆不孝,我生了他就是要气死我!”
数落了几遍孔贞干的不孝,又想起苏州的二儿子贞宁来,顿时打起精神道:“苏州是不是有人求见?快让他进来,我问问陆家的事情!”
张望走进孔家,他早就打听到孔家是这位老夫人当家,但凡客人入府,总要先拜会于她,无论大事小情皆由她决断,而且陈惇早就说过,这事情还非得通过她才能办成。
张望跟着仆人进去,便见一个五十多岁却保养得甚好的老妇人坐在官帽椅上,顿时不敢怠慢,赶紧行礼道:“苏州典吏张望,见过太夫人。”
小吏出身的人,自有一套奉承之法,和察言观色之术,果然哄得卫夫人和颜悦色,虹销雨霁,问道:“我儿去你们苏州,准备与姑苏陆氏结为姻亲,这事儿苏州人有说道吗?”
“苏州可谓是人人皆知了,”张望就道:“都觉得这是门当户对的大好事儿,翘首盼望着十里红妆的一天呢。”
说的卫夫人更是满面笑容,寒暄了一阵儿,才道:“你是姑苏的官吏,来山东孔家,有什么事情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