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送你上青云-《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3/3)页

    “兄长曾许下什么誓言?”陈惇道。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胡宗宪自嘲道:“我来浙江之前,曾发下誓言:‘此一去,不擒获王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你一定嗤笑我,不过是刺探官吏的巡按,却大言不惭说要擒获海贼安定东南……那要江南总督干什么呢?可应该平定海波的江南总督,却按兵不动,姑息养寇,坐视浙江一省生灵涂炭!”

    在都察院混日子的时候,他曾经想过,就这样没滋没味地打发时间,过几年就是六品,过几年还能升到五品,就这样慢慢地熬资历,二十年后说不定能轮上右都御史,他已经找不到当初“为生民立命”的奋发了,骨子里的热血冷下来,凉薄地让自己都吃惊。

    可他多少次午夜梦回,想到那个挑灯读史,为古人千秋功业击节赞叹的自己;那个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而悬梁刺股十年寒窗的自己;那个落为三甲却没有一丝不情愿,背着一个轻薄行囊就走马上任的自己——在蹉跎的十六年里,自己无论怎样挣扎,都不曾忘掉当初积蓄在胸口的一团火焰;无论怎样惘然,回头总能看到十年前微笑的自己,那个高吟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自己。

    他还不愿就这样白头归去见父老。

    簌簌的飞雪瞬时充满了天地,嘉靖三十二年的初雪降了下来,推开窗子,胡宗宪忍不住要把胸中的那结合着愤懑、失意、痛苦和欢忭、振奋、慨叹的一口气啸出来,即使北风伴着雪花迎面,但手指竟然攒出汗来,一股由来已久的热气充斥在胸膛里。

    “你许过什么愿望?”他忽然道。

    “我啊,”陈惇想了想道:“有一日晚上很晚了,在街上走着,没有一盏灯为我留着,我就想有一天,整个苏州的灯火为我而亮。”

    胡宗宪微笑了一下,不一会儿又哈哈大笑起来,竟然拍着手又一次醉倒在桌前。

    “好愿望,好愿望,比我的好……”他喃喃道:“你要实现你的愿望,比为长者折枝还容易;我要实现我的愿望,却比挟泰山而超北海还难!哈哈哈,当年相士说我,发必有风,因风吹火,火才能发,我的东风在哪儿呢?”

    高亢的笑声渐渐低沉下去,若有若无的泪光满溢在腮边,止于平静而又微微促狭的鼾声。

    陈惇这才叹了口气。

    他要一展胸中抱负,就要有足够的权力,可权力从哪儿来呢?皇帝不知道他,权臣不知道他,他也没有任何门路。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天子修玄,人非奸党所荐则不用。陈惇的老师唐顺之比他蹉跎的时间更久,久到唐顺之自己都觉得要以布衣终老一生了。他要实现抱负,却经严党骨干赵文华推荐,方才起用,若要保持名节独善其身也行,但这样人再多,对这个国家有何益处呢?

    那么反过来,如果只有这一条路,能实现理想,报效国家,救世救民,那么与奸党同流合污又如何?

    陈惇从胸膛中掏出了白缣,放在胡宗宪的耳边,喃喃道:“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吧。”

    他走出门外,看到天上忽然散尽飞雪,而露出湛然夜空来,一颗流星静悄悄掠过。

    “书生老去,机会方来。”陈惇踩着轻烟一般淡然的雨雪,一时觉得轻快起来:“说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可不要蹉跎这么多年,也发出这样的感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