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九出十三归-《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2/3)页
“你要借五千两,”这掌柜的打量他,同情道:“是背上了债吧?天可怜见的,那帮催债的人不得好死。”
陈惇暗道等我到期还不上钱的时候,估计你们兴盛昌比外头放利钱的人还要狠毒。
陈惇一直将兴盛昌视为一个大型银行,因为它有雄厚资本,而且就像这掌柜说的,兴盛昌在江南百姓这里有足够的信用。当然陈惇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他知道那账目已经被胡宗宪送去了北京,苏州这个事情很快就要了结了,张经的兵马不会再围着陆府,这一场危机兴盛昌会安然无恙地度过。
那为什么他还要在这个时候来贷款呢?
“我不是欠债,”陈惇道:“我是准备要购买商铺。”
“购买商铺?”掌柜的一愣:“你打算买几个铺子,这五千两银子都可以买一条街了!”
“我就是打算把一条街都买下来,”陈惇道:“现在东街那些商铺纷纷急于脱手,虽然你这里利息高,但商铺却是贱价出售了,我觉得还是划得来。”
这掌柜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对陈惇的做法不赞同,还是对这些商铺关门盘铺的做法不赞同。
当然这只是陈惇流于表面的想法,他有很多东西,要通过这次借贷,一举得到。
“……你的抵押是什么?”掌柜眯起了眼睛,不动声色道。
“没有抵押。”陈惇一摊手。
他知道古代的购房者找钱庄贷款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呢?倒不是因为当铺按复利计息,还款时太吃亏,而是因为找当铺贷款必须拿得出东西作抵押。对于急需贷款的购房者来说,这门槛太高。第一,他们没房,拿不出不动产凭证;第二,他们家里也不大可能有特别值钱的动产,要不然早变卖了凑成房款了,谁还傻呵呵地去钱庄借贷啊。
“你是故意在耍我吗?”掌柜的道。
“不是,”陈惇道:“我听说兴盛昌借款也可以不需要抵押,只要贷款方能找到实力雄厚兼且信用卓著的担保人就行了。如果贷款方自身信用卓著,能够得到钱庄的信任,那么连担保人都不要,就能从你们这里贷出钱来。”
“你眼生地很,应该是第一次来,苏州要是有你这么一号人物,我这个大掌柜不会不知道。”这掌柜的道:“所以你应该是请了担保人?”
陈惇摸了摸鼻子,心道我还真不是第一次来,不过上次见到的是陆忠,这一次换了个大掌柜,他还真不认识自己。
“我请了一个保人,”陈惇看了一眼外头那座从佛郎机商人那里运回来的时钟,道:“他应该快到了吧。”
邵芳急匆匆走进来,伙计眼见地很,老远就像捏住喉咙的鹦哥似的叫了起来:“邵大官人来了!”
大掌柜顾不得跟陈惇说话,立刻笑脸相迎,却见邵芳眉头一松,也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不过不是对着他,而是对着旁边的陈惇。
“梦龙,”邵芳道:“你约我到这里来做什么?”
陈惇一摊手:“我要借钱,要你给我做保人啊。”
邵芳确认他真不是开玩笑,不可置信道:“五千两银子,还跑到兴盛昌来借?你要是开口,我直接给你了……”说着就吩咐掌柜的,道:“快去在我户头上提一万两银子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