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九出十三归-《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3/3)页

    “且慢,”陈惇止住了满头大汗的掌柜的,道:“不用你的银子,我要问兴盛昌借。”

    邵芳见他说的坚定,知道他可能另有打算,便点了点头:“好罢,你是让我做保人?”

    有了邵芳这个保人,陈惇的贷款办理地非常迅速,不一会儿就在掌柜的亲自催促下,拿到了现银。陈惇收好了票根,拎着一箱子大元宝,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兴盛昌。而掌柜的看着陈惇在借据上留下的名字,却倒吸一口气。

    “快,快去禀告老爷,”这掌柜的大叫道:“绍兴陈惇!绍兴陈惇!”

    “就是这个人?”一群伙计似乎才反应过来:“可老爷家里围着官兵,进不去啊。”

    “……快派人告诉孔公子,”掌柜的道:“这可是坑了他家一百万石粮食的人!”

    看着伙计面面相觑的样子,掌柜的大喘了口气:“连孔家都能坑,你说他要怎么坑咱们兴盛昌呢?”

    “不会吧,”伙计道:“只有五千两银子啊。”

    掌柜的怒道:“他肯定还有后手!这人可是当世巨骗,你们可都要当心!”

    还不知道被掌柜的冠以“当世巨骗”的陈惇坐在邵芳的大船上,问道:“东街是谁的地皮?”

    “是商人窦春的地,”邵芳道:“他当时花了三万文铜钱买下十亩洼地,平整之后,建成商铺四十所,用于出租和出售。”

    “我想直接问他买一半街市,”陈惇道:“五千两银子,应该够了吧?”

    “三十两银子买下的地,”邵芳道:“你说够不够?”

    陈惇点头道:“还是便宜啊。”

    古代其实也有开发商,虽然不是以股份公司等现代形式出现,其职能却跟现代的开发商一样,就是负责把房子盖好,然后卖给别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发商不少。王莽还没做皇帝的时侯,曾经出资一百万贯,在都城买下三十顷地皮,建成一批房子,低价卖给流民居住。唐朝的宰相裴度退休之后,也曾在洛阳北邙买地建房,低价转让给朋友和同僚。而此时大部分官员一旦卸任,也喜欢在家乡买地,营建之后再卖出去。

    “你到底打算做什么?”邵芳完全摸不着头脑:“难道真的打算经营商铺,做个商人?”

    “做商人也很好啊,”陈惇道:“你不就是商人吗?”

    “沈光德好吗?”邵芳反问道,露出了兔死狐悲的神色。

    “砰”地一声震天的声音,惊得他们的马一下子仰头嘶鸣起来,陈惇道:“这是什么声音?”

    “是吴淞炮台守军在放炮,”邵芳道:“那个叫胡宗宪的多管闲事,提议在吴淞设炮台设守军,还设巡防兵马司,早晚扰民不得安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