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不急慢慢来-《最终诊断》


    第(2/3)页

    “什么意思?”

    “不要因为异食癖就把目光聚焦在异食癖上。”祁镜说道,“成人吃乱七八糟东西叫异食癖,而不懂事的小孩子吃乱七八糟东西叫误吞。”

    说完他切了张ppt。

    “在儿科,误吞电池,尤其是小型纽扣电池的几率非常高。”

    祁镜拿着手里的激光笔,点中了其中一张纽扣电池导致胃壁溃疡的内镜画面:“这是三年前法国一家儿科医院接诊的1岁4个月孩子,吞的是玩具里掉出来的一颗大号纽扣电池。”

    四天前家里人发现少了颗纽扣电池,没太当回事儿。纠结了好几天才决定去医院看病,急诊腹部ct证实纽扣电池还在胃里,消化内镜医生马上联络急诊手术室,做气管插管全麻,然后取出这枚纽扣电池。(1)

    “大家可以看到因为纽扣电池部分泄露,已经形成了胃窦溃疡,还好胃窦部胃壁比较厚没有导致穿孔。”

    然后祁镜手里的激光在另一张图片上打了几个圈:“取走电池后,我们还能看到在胃体和胃底有很多因为电池的泄露导致的粘膜损伤(充血和糜烂)。这一点和裘学亭术后胃镜的检查结果类似,只不过大号电池造成的损伤要严重得多。”

    “心电图呢?”

    “电池造成心电图异常可没什么理论基础啊。”

    “大家都是搞临床的,都喜欢用实例。但我找寻了历年国内外期刊,包括心内、消化、内镜、心电图、普外......”祁镜摇摇头,“说实话,我没找到。”

    其实国外有实例,但发生时间在十多年后。他现在不可能把电池硬塞进人的胃里,然后反复做心电图来证实这种情况。

    但人不行,动物却可以。

    ppt后翻一页,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只猫。它被用特制的布兜托在腹下,四肢从布兜的四孔穿出,然后悬吊在横梁上。

    祁镜描述道:“本来我们研究组选的是猫,后来发现心电图记录效果并不理想。评估后觉得应该是对象年岁太大的缘故,导致了心律失常。”

    说完,他就把手里的激光笔交给了台下一位年轻人:“实验方面我不太感兴趣,下面内容还是交给这次的负责人来说比较好。”

    高健一脸严肃地结果激光笔和麦克风,详细描述了整个实验的经过:

    其实在模拟人类心电图方面,狗是最好用的,只是高健的时间太紧,丹医大实验室里一时间内找不到太多的狗。

    所以,他这次用的还是家兔。

    10只兔子都先在胃内放入一枚7号电池,然后开始监测心电图。

    因为心电图极易受到干扰,尤其动物体型小,对麻醉剂反应剧烈。在测心电图之前,麻醉的选择至关重要,甚至会严重影响最后的结果。

    拿到祁镜给的课题后,高健就反复测试了多种麻醉剂。

    发现其中最常用的戊巴妥钠对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当静脉注射时,可加快心率,使st段移位,t波倒置。

    动物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氯仿,对它们的心脏毒性大,是专为引起心律失常时才用,在做心电图评估时必须弃掉。

    而剩余的一下麻醉剂中,虽然都有些副作用,但并不影响心梗心电图的产生。

    其中,乙醚能加快动物心率;氟烷正相反,能减慢心率;而乌拉坦、氯醛糖对心脏毒性都比较小,都可以使用。

    “接着是体位。”高健解释道,“人心电图时是保持仰卧位,改变体位也能极大地影响心电图波形。而在动物身上,这种改变更加明显。所以在选择体位上,我们依然使用仰卧位,也便于安放胸前电极。”

    “为什么都麻醉了还要做固定?”

    “因为动物和人不同,前肢、肩部的摆放位置也能影响心电图波形。而它们在麻醉后,前肢并不会伸展,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做固定。”

    高健继续说道:“体位的摆放也是我们弃用豚鼠、小白鼠的原因,因为它们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心电图的产生,干扰实在太大了。”

    做完剪毛、脱毛和制作皮下针头电极(就是将针头和电极用金属片包裹链接好)的准备工作后,高健选用皮下针头电极刺入家兔胸前皮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