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于明奸们来说,金银财富才是最重要的。 大明? 不好意思。 几百年后,他们甚至能放弃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为异族打开国门,向异族俯首称臣。 于谦在一旁插嘴道:“太孙,如今那黄四郎已入水师,是否可以?” 当初在拓林村十里外的小树林边上,郑忠最终还是背上了卖官鬻(yu)爵的的事情。 他不做也不行。 若是他不做着卖官鬻爵的事情,如何能够打消黄四郎对朱瞻基这几位贤弟的猜忌,又如何能通过黄四郎,将与他联系的沿海明奸们,给一网打尽呢? 原先,朱瞻基还是带着几分质疑的。 等到他们离开拓林村,还未进到浙江境内,就听到锦衣卫禀报,郑忠放出消息后不久,那黄四郎就带着上万两的白银,以及数十名家中仆役投身水师。 直到这个时候,亲眼见识过黄家镇一切的朱瞻基,才彻底的断定,黄四郎便是明奸,且在沿海明奸群体中,拥有着不低的地位。 听到于谦有打算动黄四郎的意思,朱瞻基当即摇头:“咱们这位黄老爷,是条大鱼,要用来搅乱福建拿池子浑水的!” 于谦皱眉询问:“可如今倭寇来探,明奸蛰伏,若是我们什么都不做,如何揪出这些人,如何灭倭?” 自一开始说完请罪的话后,就一直未曾开口的于彦昭,立马皱眉开口:“身为臣子,不思替太孙排忧解难,何以成大事!” 于文明当场摆起手来,然后看向朱瞻基:“太孙,若是有天大的利益,则勾结倭寇之人,必将不管不顾,抛家舍业,也要将这些利益挣回去……” “老先生的意思……”朱瞻基不由的眼前一亮。 若果现在,倭寇和明奸,是因为他在总掌灭倭之事,而不敢动弹。是因为,取得的利益,不足以抹平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那么,只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利益,就能让那些明奸,敢于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也要拼上一把。 他当即感激道:“老先生一言,当真令我茅塞顿开!老先生大才!” 于文明赶紧摇头:“非是老臣大才,而是太孙足智多谋,文思敏捷。” 朱瞻基道:“既如此,何以让明奸行动?” 人老成精的于文明没再说话,目光静静的看着朱瞻基。 老人的眼光很明亮,不带一丝浑浊,透露着熟稔世间的一切人情世故。 朱瞻基平静的脸上,逐渐绽放出笑容来,随后竟然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于文明见此情景,也是放声大笑。 一老一少,接连拍动着身边的桌子,砰砰作响。 倒是让一旁的于彦昭和于谦父亲二人,有些无从得知。 父子二人,两脸懵逼。 思路被打通的朱瞻基,只觉得此时神清气爽,似乎已经看到了满地明奸头颅滚滚。 于文明心念通达,见到太孙这般表现,也知对方心中业已定下计谋,便缓缓站起身:“既然太孙良计已定,老臣便先行告辞。太孙在钱塘有用得着的地方,对于家但说无妨。” 朱瞻基起身相送:“累烦老先生忧心,谦哥儿如今越发的成熟,往后只怕难回钱塘,倒是万望老先生莫要责怪于我。” 于文明愣了愣,然后露出笑容,点点头,便带着于彦昭回府。 所谓人老成精。 刚刚朱瞻基这番话,于文明听的很清楚。 太孙这是在重复着,要重用自家孙儿于谦的承诺。 于文明已经不指望自己这个不思进取的儿子了,半身宦海的他,如今将希望都托付在孙子于谦身上。 孙子和太孙,是臣属,也是好友,这样的关系让于文明很是放心。 甚至,他开始畅想,能在自己走之前,看到自家祖屋外的路上,能横跨几座牌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