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课本上只会出现一句“以德报怨”,会出现“以直报怨”吗? 不会的,因为有些人不允许。 因此世界上最流氓的事情,就是“本文节选”。 节选的东西,看不到全貌,你就无法得知,原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个什么玩意。 而古代的东西,本来就意蕴深厚,不同的解释,会带来不同的答案。 就好比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刚看到不就是没有后代吗? 意思就是要多生孩子,这要才是孝顺的。 但汉语的语义,是极其宽泛的。 “后”就一定是后代的意思吗? 在古代,尤其是在纸张大规模出现之前,书写工具一直相当的笨重。 竹简什么的虽然可以用,但是写上个一千字,那重量就不低了。 哪里像现在,一本千万字的网络小说,不过也就是十几个mb而已,重量可以粗略不计。 但在古代不同,真要有个人写了一部千万字的书,那就不是学富五车可以形容的了,那得叫学富五吨。 因此,书写材料的限制,使得书籍同口语相背离,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孟子天天就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几个字挂在嘴上? 那也未必,说不定那时候的口头禅,就是和如今相差不多,比如说该死,淦…… 因此,写在书上的东西,那绝对是高度精简化的东西。 不会有半点的啰嗦,每一个字,那都弥足珍贵。 不然司马迁书写《史记》,换做现代的做法,敲着键盘用着电脑,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期间几千年的历史,那不得写他个几亿字? 而《史记》多少字呢? 也只有五十二万而已。 放到现在,这点字数,也就小说上架两个月的字数而已。 当然,古代与今天条件不同,自然不能这么简单的比较。 但是,如果当时有了简便的记录方式,有了能够长篇大论的物质基础,那么古文会如此的晦涩难懂吗? 那肯定是不会的。 文章写出来,那就是给人看的,要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传递自己的精神世界,那必然是要大家都看得懂才行。 写一篇文章,大家看不懂,或者每个人的理解,都大相径庭的话,还传播个屁思想。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无论读者怎么变,他们看到的始终都是哈姆雷特。 而不是这个人看,诶,哈姆雷特,那个人看,哇,哈利波特。 儒墨法名道阴阳,大家思想不同,学说不同,想要传播思想,除了到处跑之外,那就得著书立说,将思想传至后世。 因此,意思准确,是基本的要求。 不然读《论语》的,体会出了清静无为,这叫什么事情? 因此,孟子这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后”里面有多少深刻的含义,现在人只能通过猜想论证来得到解答。 但即便是这样,因为简体繁体之间的变化,因为几千年来词义的改变,原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足够争论一辈子了。 是单纯的指“后代”,还是指“没有尽到后辈应该尽到的责任”? 意思解释的不同,那整句话的意思就会截然不同。 孟子如果有电脑,有键盘,还用得着这么抠抠搜搜吗? 写本书还得注意字数,注意不能太多。 字数太多,竹简也就更多,那别人看起来,费劲。 携带起来,那也不方便,也大大增加了失传的风险。 因此,想要更为广泛的传播思想,这些承载自己思想的作品,就不能太过于长篇大论,必须做到极度的精简。 有些人称,前面提到过的,统统省略,能够用一两个字说完的意思,坚决不用一句话。 这样做,作品的篇幅会大幅度的缩水,意思也会更加的难以捉摸。 但好在自己的书更加容易传播起来了,别人推荐给朋友,只要拿一卷乃至半卷竹简就行了。 不然,当有人喜欢你的学说,要推荐给别人,还得雇几辆牛车过来拉竹简,这多麻烦。 大部分人,都是不喜欢麻烦的,能够直接解决,那就是最好。 至于读到自己著作的人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思想,那孟子也决定不了,只要大方向上没错,那就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