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又来了-《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其实不是。
程朱理学之所以主张灭人欲,原因在于,其把人欲错误地归纳到了天理之中,而真正的天理,也就是天下万物的运转规律,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而人心是变的,并且人人不同,以不变的法则去规范变化万千的人心,自然是找不到正确的门路,所以只能一股脑地主张灭人欲。
而郑经所主张的,却是控人欲,这一点倒是跟道家的主张一脉相承,跟程朱理学的灭人欲主张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欲真有必要控制吗?
当然有。
按照西方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说法,人有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不同形态。
本我是人性本能,比如说饿了就要吃,看到吃的就本能地想去占有,也就是不分有主和无主,抢就是了。
超我是道德约束,是人类和平共处的行为守则,这会约束饿了的人,告诉他去抢是不对的,要么用劳动去换,要么花钱去买。
而自我,是在平衡了本我和超我之后,人最终行为的真实具现,比如说讲道德的人,就会放弃抢夺和非法占有,而是自己去劳动创造或等价交换,而没道德的人,则还是会继续抢,并且沦落为罪犯。
大致理解就是这样的。
因此,从人本身的角度来说,放纵本我,弱化超我,让个人欲望得以充分发挥无可厚非,但从维护整个人类社会良好秩序的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通过超我来适当控制个体的欲望,却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为啥郑经主张控人欲的原因。
这也是他为啥不学后世西方那一套,来在这个世界大肆主张自由的原因,过于强调个体的自由,最终的结果就会像后世那样,一旦疫情来临,主张自由的西方会一团糟,一旦社会稍有问题,就各种美丽的风景线频现。
因此,这人欲控是一定要控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来找到那个既能尽可能地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又不会过分扼杀人的创造性。
只可惜,现在的他无法引用西方的学说来解释这一问题,而是又只能从中国古文化思想里引经据典,也好在西方后世的那一套套学说,都能从中国古文化思想里找到类似的说法。
德王妃也理所当然地被说服了。
连道家李圣人都反对五色五音五味,主张控制欲望,她还能说什么?
当然,被说服的只是三妻四妾制不合理,但另一点却是牵扯到她的核心利益,因此她又问道:“那按你的意思,若是真正的圣人来制定法理,恐怕连青楼勾栏之地都得禁?”
尽管这只是一次假设性的论道,可毕竟牵扯到她的核心利益,为避免自己背负上破坏社会安定的坏名声,她还是忍不住想继续辩上一辩。
这倒是小小地为难了一下郑经。
青楼勾栏之地到底该不该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