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善待之,礼遇之,交好之-《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而大家都没有吱声。

    这也印证了卢勋的猜测。

    不是大家不想出声质疑或反驳,而是没有谁能想出任何反驳或质疑的理由,这也就意味着,郑经的**论成立的可能性已十有八九。

    这就非常了不得了。

    比如说,当初孟子的性善论一出,荀子紧接着又出了性恶论,表示对性善论的不认同,也因此有了数百上千年的争执。

    而郑经的**论,从一提出开始,就没人质疑,这说明什么?

    说明其**论确实是更有道理啊!

    尽管在场的官绅和士子并不算特别多,暂时还代表不了天下人,但既然在场一个反驳的都没有,就已经能说明,**论成立及被广泛接受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这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郑经已极具圣贤的潜质!

    在这世上,读书人不算少,能成为大家的也不算罕见,但能成为圣贤的,可能几百年才能出一个。

    而每一个有资格成为圣贤的人,不管是在生前还是死后,影响力都是极为重大的,就算是在生时,也是应者云集,信众无数。

    而这样的影响力,一旦善加利用,则会受益无穷。

    包括其自己,也包括与其交好之人。

    那我是不是也该善加利用一番?

    卢勋顿时就冒出了这样一念头。

    而答案也是肯定的。

    其实这种苗条已经出现,比如说德王妃对郑经的礼遇有加,又比如说诸糅真人的赠予全套道藏的行为,都是为了交好郑经。

    而他自己,也算是一个有抱负之人,因此他觉得,趁郑经尚未成名,也趁自己又即将回会宁朝廷中枢,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之时,抓住机会交好郑经一番。

    善待之,礼遇之,交好之。

    有可能的话,利用之!

    他很快就做出了这一决定。

    当然,在实施之前,他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充分了解一下郑经关于道的新定义。

    于是他即刻又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浪之先生,你可不可以再跟我等讲讲关于道的新定义?我可是听说,你对道的新定义,也是很了不得。”

    因为已起了交好之心,此时的卢勋,不再有刺史大人的架子,语气上极为尊敬。

    这对郑经来说,又是一个炒剩饭的过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