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小女孩被救出后,城内又陆续出现了三四名幸存者。 这些幸存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尽管被困废墟时有吃有喝,但因长时间幽闭的体力消耗,他们被救出来时,大多仍在生死一线徘徊。 若再在废墟下呆上几天,他们定然就活不成了。 ——可以说他们的生命是被其家人与救灾队,念念不忘的坚持拯救的。 这些幸存者对于整个甘州城都是一个鼓舞。 无人再质疑救人的必要性。 正如蒋明娇那日所说——“哪怕他们忙活到最后,只救活了一个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意义。” 无形的希望洗涤下,整个甘州城气象与百姓心态,都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 其中一个重要细节是—— 成日守在讷米寺祈求下辈子投好胎,祈求家人能够早登极乐,讳疾忌医只愿佛祖消解病痛的信众,一日比一日少一批。 越来越多的甘州城百姓们,选择从漫长的‘噩梦’中醒来,直面这残酷却真实的世界。 比起祈求虚无缥缈的上天,脚踏实地靠着自己的双手,拯救自己在废墟下的家人,积极求医问药保全自己,珍重地过好剩下的半辈子,才是面对灾后巨大创痛时更负责的态度。 讷米寺里外成千上万的人,数日内消失得只剩下一小半。 不少人因此还暗中嘲笑着主持。 “靠装神弄鬼来糊弄人,终究还是靠不住。看,这会子就露馅了,被人看出了真面目吧。” “什么佛祖转世什么神迹,真是搞笑死了,也就是趁着人在危难时哄一哄人罢了。等大家都从地震中清醒过来,谁还信这一套。” “原因为自己还能多风光一会儿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现了原型。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讷米寺主持现在只怕要哭死了吧。” “可不是么。”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在当初最风光的时候,他们就该想到如今的结局的。” …… 一开始这些声音还有遮掩,但随着讷米寺的信众越来越少,这些声音越来越不加掩饰。 甚至有不少好事者,故意堵在中年僧人与主持的廊下,无礼地大声议论着。 但自始至终,苍老主持与中年僧人都未理会过一句。 中年僧人只是盘坐在蒲团上,平静诵念着经文。每天按时按点地敲钟,给主持送去馒头与水。 禅房门始终开着一线。 橘黄烛光从房内倾泻而出,那一个身着半旧黄褐僧袍,微微佝偻着腰,低着头平静敲着木鱼的老者,侧影宠辱不惊纹丝不动。 自灾难开始的翌日,到迄今为止的现在,甚至到可预计到的未来,它都将岿然不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