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十公子出身皇室,哪里懂得这些道理?” “而今我儒家式微,若是不坚持先祖学说,任由各支胡乱发散,我儒家早就分崩离析不复存在了,还能成为学宫的统掌学派?” “正因为我等只研习先祖学问,我儒家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儒家长久的挺立不倒,也正好证明了先祖学问之千锤百炼,任由世事变化,我儒家始终能长存于世,坚韧不倒,其中的道理,这些外人又如何能知晓?” “我儒家现在连孟子都很少提及了,还去求变,若真信了那番鬼话,我儒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孔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冷哼道:“这十公子其心可诛。” 子襄目光一沉。 凝声道: “虽然我们没有掺和今天的事,但经叔孙通这么一弄,十公子对儒家的态度已昭然若揭,他并不喜我儒家,甚至对我儒家就没有过具体的了解,这样的人我儒家怎么敢亲近?” 孔鲋眼中也露出一抹凝重。 子襄继续道: “十公子喜不喜欢儒家,对我们没任何影响。” “我儒家本就没想过亲近十公子,我们亲近的一直是长公子,眼下只是让我们越发坚定了心中想法罢了。” “十公子认为我们没有求变。” “他又哪里知道,我儒家其实一直在变。” “百家的其他学派,虽然也扎根地方,像是墨家、农家等学派,他们是深耕于田间地头,但他们的门人往往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但我儒家眼下却是有教无类。” “其他学派的变是变得趋炎附势、变得阿谀奉承,而我儒家的求变,是在为学派生存而变,为学派壮大而变,其他学派那一家能比得上我儒家?” “我儒家是治学之政,这一点却是不会变。” “待我儒家成为天下治学,占据朝堂主导,世人才会知晓我儒家的真谛,也才会知道我儒家是多么的了得。” “法、道、墨,终究是比不过我儒家的!” “不然我儒家跟法家向来是势同水火,又岂能在法家环伺的环境下强势占据学宫主位?这不正好证明了我儒家的不凡?” 孔鲋连连点头。 附和道: “襄弟说言甚是。” “我儒家只是没成为一国显学罢了。” “等我们儒家成为天下主流时,定叫这些人看看,我儒家是如何治理天下的,是如何实现天下安居乐业的,我儒家是一个多么不凡的学派。” “可惜朝堂竟皆庸碌之辈,竟看不到我儒家的价值。” “实在可悲!” 随即。 孔鲋就眉头一皱,问道:“十公子这么数落我儒家,学宫内其他学派必定振奋,这会不会有损我儒家的声名?若是传扬出去,世人还以为我儒家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要不......” “我亲自去找回颜面?” 子襄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他说道: “不用。” “他毕竟身份特殊,兄长出面,反倒会落人口舌,而且十公子极擅诡辩,若是兄长你无意间露出破绽,恐会让其继续得逞,那我儒家才是真的颜面尽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