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堂堂汉朝使臣,不受外夷审问!-《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辩护人》


    第(2/3)页

    而后,天汉二年,至天汉四年。

    李广利更是率军多次指挥与匈奴的战争,依旧战果不佳,损兵折将。

    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死后,也积极寻找新的镇国之将。

    李广之孙李陵,率五千士卒,出居延,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

    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

    李陵,本诈降。

    奈何朝中,以谗言觐见,李陵为匈奴人练兵的谣言四起。

    年老汉武帝大怒,株李陵九族!

    李陵也因此,诈降成真。

    战事,连年失利。

    看到以上种种。

    壮年汉武大帝,一脸的不可置信。

    想不到,

    自己年老,卫青病逝之后,大汉王朝竟然吃了这么大的亏?

    “这,究竟是为何?”

    壮年汉武大帝,声音中带着疑惑,不解,愤怒。

    曾经无往不利的大汉王朝。

    竟然败了?

    难道,只是因为卫青病逝,无人震慑匈奴?

    汉武大帝,心中不信。

    而这一切。

    林风自然看在眼中。

    对于汉武大帝此时的反应,林风也表示理解。

    历史上,每一个功盖千古的帝王,都是骄傲的。

    秦始皇如此。

    汉武大帝,亦是如此。

    纵观汉武大帝余生,自卫青死后,对匈奴之战,就连年失利。

    这也让正值壮年的汉武大帝,在看到荧幕上发生的一幕幕,对于现世是过去,但对于他是未来的画面之后,心中陷入了自我怀疑。

    “告诉朕!”

    “这,是为何?”

    沉吟之中的汉武大帝,猛然回首。

    目光如芒,在眼前这些历史学者,即大汉王朝两千年后的后代子孙脸上扫过。

    每一个被汉武大帝看到的学者,都下意识的低下头,避开汉武大帝锐利的目光。

    片刻之后。

    壮年汉武大帝将目光定格在了林风身上。

    对于林风,他映像很深。

    在听证会现场,林风就是作为汉室后裔的代表,为大汉王朝辩护。

    最后,

    在霍去病离去的时候,林风更是帮霍去病治好了隐疾,而且还耳语低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此时。

    汉武帝发现。

    眼前这百十名汉室后裔,尽皆垂首。

    只有林风一人,目光依然坚定,在自己打量林风的同时,林风也在看着自己。

    汉武帝心中,本就因为大汉征讨匈奴视力,心中有怒气。

    如今,看到林风如此无礼,竟敢直视他,当即怒气上涌。

    自,始皇之后。

    直视,即行刺!

    这个规矩就算是在汉武帝时期,同样适用。

    眼前这个叫林风的后世之人,为何如此不懂规矩?

    不过虽然心中生气。

    但他心中,对于那个问题的执念,远远比林风的“无礼”要更加重要。

    “林风,你可告诉我。”

    “难道没有卫青,我大汉,就胜不得匈奴?”

    汉武帝目光灼灼,语气近似逼问。

    在他眼中。

    自己问话,还从未有人,敢不答。

    林风并没有说什么。

    既然汉武大帝,发问了。

    无论是作为汉室后裔,还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林风都有必要,从一个客观的角度,阐述观点。

    “兵不利,战不善。”

    “弊不在大司马大将军仙逝,而是在于,汉武大帝您,在于大汉王朝。”

    林风不急不缓,但声音却异常坚定。

    然而,

    此话一出。

    一众学者们,都转过头,惊讶的看着林风。

    心中震惊之余。

    更是一个个自觉自愧不如。

    他们看过这些回溯画面,自然知道。

    林风所说,不错!

    但,

    现在,林风面对的,可是真正的汉武大帝!

    方才,汉武大帝的目光,扫过他们。

    在汉武大帝的帝王气势面前。

    这些历史学者,

    甚至包括林老在内,都下意识的垂首,回避汉武大帝的目光。

    只有林风。

    面对汉武大帝,如此恐怖的气势,依然能一针见血,说出事实的真相。

    但是。

    他们也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