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辞别-《当打之年》


    第(1/3)页

    第二天,大清早起床后,我和苏伊人拿好昨晚换洗的衣服下楼退房,然后开车回家。

    刚一进村,鞭炮声此起彼伏。

    隔着老远就看到舞狮队、英歌队伴着迎神队从大庙出来。

    “已经开始迎神了吗?”

    我点了点头:“正常是凌晨五点就已经开始祭神,然后出庙巡村。”

    说完,我转动方向盘,把车停到家门口。

    刚下车就看到,站在村道边的许聪,和我那几个同学。

    瞧着他们一脸惊愕的表情,我平静地关上车门,拿着车钥匙,等苏伊人下车关门后,摁了电子锁。

    走进院里,爸妈已经准备好祭拜品。

    我连忙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扁担,挑起两大竹篮。

    村道上,站满了围观迎神的人群。

    我们一家来到戏台晒场,其他的村民们也早已到来。

    望着一张张摆满贡品的桌子,听着一声声杂谈,一种别开生面的氛围,让我心生几分感触。

    祭拜,是一项繁琐,且有序的过程。

    随着戏班子从台上走下,状元郎和状元夫人,带着文武将,先上第一柱香,锣鼓喧天。

    金玉两狮狂舞,英歌队出动。

    祭拜大典开始。

    上刀山,踩火海……各种祭礼都是在祭拜之后,神相巡村前开始。

    拜完后,我先把祭品挑回家,然后在爸妈叮嘱下,带着苏伊人和江晚秋出门看祭礼。

    整个村子,都弥漫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

    戏台前的晒场上,家家户户早已撤走桌子,十二尊神相摆放在一起。

    神相前方,搭着一个高台。

    一金一银,两只狮子在高台上纵跃欢庆。

    下方,是英歌队。

    苏伊人特意把她带回来的相机拿出来,快门摁下间,一张张照片随之出来。

    江晚秋这个小跟班,沦为帮她嫂子接照片,和甩照片的工具人。

    “阿嫂,我们这儿的迎神,跟你们潮汕地区会不会一样?”

    要说风俗气息,肯定是潮汕那边更浓。

    我虽然没去过那边。

    苏伊人拿着相机,笑意盈盈:“换做我们那边的好事年,场面肯定比这宏大十倍。”

    “倒也是,你们那边连初二十六,都弄得跟过大节一样呢。”江晚秋掩嘴轻笑。

    姑嫂俩,谈笑风生。

    我呢?

    站在她俩身后,化作一道墙,为她们挡住后方拥挤的人群。

    等到俩人看倦了,我这才得以卸下护花这个职责。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迎神继续。

    中间,除了去一趟汕头买机票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家里陪爸妈。

    ……

    一月三号。

    这天,我和苏伊人开着车,载着江晚秋到汕头机场。

    她的假期已经结束,今天就要回学校了。

    原本是要坐火车,但我不放心。再说,坐飞机远比火车安全,速度也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