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大鸣知觉宝箧经-《自在天尊》


    第(2/3)页

    随即,领头的一个高瘦,着大红袈裟的大喇嘛,高吹法螺,呜吟声响彻觉尚克尔寺,将其他喇嘛的法螺声都压了下来。

    四周四寂,教众皆坐于地,讲经法会要开始了。

    石生玉和祝剑泪,佘念竹三人远远地坐在人圈外围,遥看着高台上的准格尔活佛。

    高大的莲花宝座讲经台有二十多米高,,正面和侧面都有一百另八级台阶通向台上。

    正面的台阶上,一幅巨大的堆绣展现在那里;这幅长四十米宽三十米的堆绣,用各种彩色绸缎剪成人物形状,内垫羊毛、棉花,绣在大幅布幔上。

    由于堆绣中间凸起,立体感很强,宛如一幅浮雕。

    堆绣上绘制着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

    用金色与七彩装饰的佛像,在红色的布幔上,释迦牟尼佛显得雍容华贵而慈悲可亲。

    释迦牟尼盘膝而坐,右手作触地手印,即用指尖触身前地面;左手作修法手印,即左手掌朝上,托一法钵,双目微合。

    四周十六尊者护卫一圈,愈发显现出佛法无边。

    这幅堆绣,上面镶满了宝石、金叶,平时用各种珍贵的香料保护着;每年只有在这七月法会时,才会展示在众人面前,仅次一次;所以在藏州,七月法会又被称为晒佛节,也就是把佛像拿出来晒晒太阳。

    狂热的农牧民只看到这巨大的堆绣佛像,就礼拜不已了,堆绣散发出来的浓烈香味,更涤荡着他们的思维。

    而这些宝石,金叶,香料亦是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供奉得来的。

    准格尔活佛,身材不高,神态俊逸,面态祥和,皮肤红润,年龄约莫十四五岁,嘴角有淡淡的绒毛。

    他身着白袍,星星般的眼睛忽然睁了开来,石生玉知道,活佛的目光跃过了匍匐在地的人群,看到了自己,活佛开始讲经。

    他讲解的是《大鸣知觉宝箧经》。

    这是地藏菩萨的经典。

    活佛坐在高高的法台上,俯瞰众生,开讲道:

    “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只有地藏王菩萨才能拯救。

    为了帮助各界众生克服各自的弱点,地藏王总能以恰如其分的形象出现。

    神明界的众生由于他们上一世积累的功德,而得到了今天的地位,但他们却不明白他们生活的真正本质,而开始以为他们今天的生活是永恒不变的,实际上这种生活只是暂时的,一旦我们所积的功德消耗殆尽,这种生活就会完结。

    由于神明界的众生过着舒适幸福、毫无痛苦的生活,所以他们完全丧失了精神上的进取性,这样就会逐渐地降格,跌入其它的境界。

    故神明界并不是追求的真正目标,充其量它只不过是避开尘世苦难的暂时避难所。

    为此,地藏王菩萨手持琵琶出现在神明界,奏起那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将神明界的众生从自我陶醉的愚昧中唤醒。

    “地狱里的众生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实际上并不是冥王的惩罚,而是他们自己作恶的自然结果。

    地藏王菩萨带着纯化一切的火焰出现在痛苦万状的地狱里,他没有谴责这些受刑的生灵,而是让他们在“知识镜”里照照自己,以激发他们良心的呼声,并引导他们上升到高一级的众生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