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繼皇帝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我覺得于侍郎與胡尚書說的在理,皇奶奶,皇爺爺就葬在這里,我們怎能為了獨善其身丟下他呢。”
監國朱祁鈺沒有說話,帝國現在的實際掌舵人孫太后沒有表態,可兩歲的皇太子卻率先說了話。
官員們聽到后都是暗自驚訝,難道是太后的想法,怎么可能,太后現在都六神無主了,還有閑情雅致來搞這些歪道道嗎?
孫太后聽到皇孫兒的話后,也明白了過來,她故作鎮定而后說道:“若不南遷,于侍郎有何辦法。”
于謙一聽趕忙說道:“請旨,赦免大同留守勛貴抗旨不尊的罪責。”
在大同勛貴與皇帝的第一次矛盾逃回來的官員也都說了,一部人認為張輔等人枉受皇恩,竟然在戰前逼宮,十惡不赦,也導致了朱祁鎮被俘的土木堡之變發生,
但更多的人還是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了王振與皇帝身上,出兵打仗,那么多能打的你不聽,你非要聽一個太監的,這不是作死嗎?幸虧英國公一干勛貴們沒有跟著你們亂跑,太監指揮,即便是徐達,常遇春在世也是無能為力,到時候二十多萬軍隊全軍覆滅,對于大明來說,其后果更難承受。
“準。”太后想都沒有想便說道。
太后當然也知道接下來的仗還是要有人打,沒有朱祁鎮的這個絆腳石在,勛貴們也能放開手腳,北京城的防守也要仰仗他們。
“請旨,任命下官為此次戰役的總指揮,有便宜行事之權。”
“準。”
“請旨,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蒙塵漠北,應早立新君,以安軍心。”
聽到這句話后,滿朝文武都是大氣不敢出一下,那可是太后的親兒子,另立新君,就是放棄了朱祁鎮。
可一個母親又怎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呢。
雖然于謙知道這件事情有所難度,但不能不提,遠在大同的勛貴集團不管是對是錯,可實打實的得罪了朱祁鎮,他們手中有著十幾萬的軍隊,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十分重要,若是朱祁鎮有朝一日回來,這些人一定會被清算,只有另立新君,才能徹底打消他們的顧慮,還有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杜絕瓦剌拿朱祁鎮來做文章。
太后保持沉默了。
她看向朱見深,而朱見深也用著懵懂的眼睛看著孫太后,而后朱見深依偎在太后的懷中說道:“父皇遇難,就讓孫兒保護皇奶奶吧。”
第(2/3)页